苏式(俄式)直升机开展到今天也算是航空界的一大强者,类型丰盛、远销海内外,走出了自己的规划风格和技术道路等机型;不过苏联在直升机范畴的起步并不早,在1950年才执役了米-1轻型直升机,该机被一些人认为是苏系直升机的开山祖师。
米-1由米哈伊尔.米尔(Mikhail Mil)掌管规划,其实米哈伊尔自己在上世纪30时代就初步进行有关研制造业,不过那时候主要是旋翼机,和直升机仍是有所区别的,加上其时苏联航空界需求加添的空白太多,如米哈伊尔这样的优异规划师实在是不够用,很多不急迫的研制造业都滞后了,随后二战的爆发更是打乱了研制脚步。
二战后,米哈伊尔在1947年抉择规划制造一款带有铰链主旋翼和垂直尾桨的直升机,仰仗此前堆集的规划阅历,直升机的研制造业开展顺利,1948年9月20日就完成了样机的首飞任务,飞机被命名为Mil-1,苏军在正式订购后将其从头命名为Mi-1,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米-1。
米-1归于多用途轻型直升机,它的机体前端是驾御室,由1名飞行员控制,在驾御位的后边是乘客座位,能够搭乘3名乘客。再往后是发动机舱,里边设备一台575马力的Ivchenko AI-26 V径向发动机,主旋翼为3桨叶结构,桨叶由钢材、聚乙烯和织物构成。细长的尾梁选用弹壳结构,发动机的动力分出一股传递到尾梁结尾,驱动一副木质的尾桨。起落架为固定三点式,一般为轮式,单个冬季版别也选用滑橇式。
米-1直升机空重约1700千克,最大起飞重量2330千克,机长12.09米,高3.3米,最大平飞速度185千米每小时,最大航程430千米,最大升限3500米。
仅从米-1的各项功用目标来看,它确实算不上优异,即就是同50时代的同等级机型比较也没有明显优势,但是它是苏军大规模装备的第一款制式直升机,这个意义就彻底不一样了。
米-1执役后一向在改进开展,先后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直升机系列,例如侦办联络的Mi-1KR(TKR)、姓名后缀带有U的多个教练机型、可在机体两头各挂一副担架的SM-1WS救助直升机、起落架改为浮筒的水上起降版别Mi-1MG、设备农药喷洒设备的农用类型,更难以想象的是带着机枪、火箭弹、反坦克导弹的装备类型。
苏联总共出产了1000多架米-1各系列直升机,波兰也出产了1594架(被称为SM-1),相关的改进作业一向继续到60时代,大约在1965年停产,最先进的类型可靠性大为提高,大修间隔时间从前期缺乏300小时添加到后来超越1000小时,桨叶等也得到替换,添加4桨叶版别。
米-1虽然敞开了苏军制式直升机的先河,不过它本身功用水平确实不算太好,更何况50时代后期进入了直升机技术大爆发的时代,许多经典机型都是这一时期面世的,米-1的价值在这种浪潮下很快被减弱,也难怪苏联只出产了1000余架米-1,除去农用等类型,真实装备到戎行手中的就更少了,不过苏联仍然在米-1的基础上堆集了规划和运用阅历,从这一点来看米-1仍然功不可没。